同行推荐>>

广东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2019-01-02 16:35:11 来源:南方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4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广东先行一步。40年后,改革开放再出发,广东又一次立于潮头。

2015年,这片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上,广州南沙、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横琴三个片区组成的广东自贸试验区,又一次担起探索与试验的新使命。

挂牌3年多来,广东自贸试验区着力推动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385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向全国复制推广33项;截至2018年10月底,区内累计新设企业25万家,新设外资企业1.4万家,实际外资178亿美元。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期间,前往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实地察看前海开发情况。总书记强调,要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高标准建设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开放40年之际,广东自贸试验区定下新目标,将推出更多务实创新的改革举措,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力争在服务国家战略、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在共建“一带一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改革开放的“新试验田”

时针回拨至2015年4月21日,改革号角再起,开放步伐提速。这一天,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举行挂牌仪式,一个“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自贸试验区正式诞生。

这并非一般性的“贸易园区”,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田。粤港澳深度合作,无疑是广东自贸试验区的先天优势和重点方向所在。

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广东经济总量和外贸进出口长期位居全国第一,粤港澳合作日益紧密,广东企业家足迹遍布海内外,“中国第一展”广交会连续举办长达半个多世纪……新的热土蓄势待发,即将见证粤港澳三地联手走向全球。

一衣带水,广东自贸试验区成为粤港澳的共同期待。

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仪式上表示,粤港合作一向非常紧密,深信广东自贸试验区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强粤港双方的合作,在不同领域,特别是服务业方面,创造合作空间。

2015年,当时的广东中科招商董事总经理谢勇是首批入驻广东自贸试验区的企业负责人之一,从事基金管理业务。“自贸区对我们最有吸引力的机遇就是粤港澳金融的融合对接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我们想利用好这个开放平台,在原有基础上把我们的业务做大、做强。”谢勇说,希望借助自贸区在跨境金融领域上的制度创新,为企业开拓港澳和全球市场提供新平台。

如今,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3年有余。尽管放在历史长河里,3年似乎很短暂,但落到3个片区的每一寸土地上,变化依然惊人:

2015年的南沙才刚刚起步,2018年却已引进近百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国际航运中心雏形已现;2015年的前海仍有部分荒野滩涂,如今一座深港紧密合作的现代新城已经崛起,拿下多个金融领域的“全国首创”,中国自贸试验区内首个基金小镇“开张迎客”;2015年的横琴仍偏居一隅,现在已成为唯一陆桥连接港澳两地的自贸片区,搭建起促进中拉合作的新平台……

投资贸易制度逐步接轨国际

挂牌3年多来,广东自贸试验区大胆改革、锐意创新,推动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和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贸易便利化方面,探索建立高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出“互联网+易通关”改革;率先建立全球质量溯源体系,实现对进出口商品“源头可溯、去向可查”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闭环监管。

——投资便利化方面,率先发布企业投资项目准入负面清单;开展“三证合一”“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改革,实现相关证照“二十证六章”联办;率先创新纳税便利化多项举措;率先探索制定对标国际的供用电规则。

——金融服务方面,率先实现“五个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完成全国首单美元结算的跨境船舶租赁资产交易;17家企业开展跨国公司外汇集中运营管理改革试点;加快创新型金融业务试点。

2018年2月,香港其晋有限公司在前海外商投资“一口受理”平台申报注册的一家独资公司,从申请到领取营业执照与备案回执,只用了2天,减少了20多项的纸质材料。这正得益于前海的创新——通过“一口受理”平台,“负面清单”之外的外资企业,无需再经历繁琐的审批流程。

企业对高质量营商环境的需求倒逼政府改革,企业又借助制度创新成果推出大量新业务、新模式、新产品。“在协同创新中,政府除了予以政策便利,还指导企业不断调换创新模式。这在以往商业活动中是没有的。”前海周大福港货中心总经理朱丽萍说,周大福港货中心首创的“跨境电商跟线下购物中心双线并行模式”就是如此。

3年来,每一项改革与创新,都推动广东自贸试验区向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先行区更进一步:形成385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向全国复制推广33项、全省范围复制推广102项。一般货物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减少42.6%;负面清单缩减至45项,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开办企业时间平均为3天,接近新加坡、香港等地水平。

“未来,广东自贸试验区在制度创新方面仍需要强化。”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林江说,“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争取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力争成为面向世界、对接港澳的开放枢纽。”

1.2万家港澳企业涌向“新乐土”

横琴环岛东路两侧,东为澳门大学,西为“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3年前,澳门青年欧仲迎跨过这条马路来到创业谷,成立珠海横琴时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如今已汇集了10多名独立设计师、30多个服装品牌。

2016年,香港“90后”郭玮强怀着创业梦来到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一入驻就得到一系列软硬件支持,包括免费的办公场地、环境良好的创业公寓、诸多创业帮扶政策等。”郭玮强说,现在他创立的随身宝科技已达成A轮千万级意向融资,项目估值超过1亿元。

这些港澳青年“梦想成真”,正是广东自贸试验区探索促进粤港澳合作的缩影。

3年来,南沙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横琴粤澳青年创业谷累计入驻港澳青年创业团队超过390家。

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区、前海香港优势产业基地、横琴粤澳合作产业园加快建设。港人港企网上办事跨境电子认证服务平台上线运行,黄金深港通正式落地。

广东自贸试验区正成为港澳企业与人才的“新家园”。截至2018年10月,区内共设立港澳资企业1.2万家。

如今,香港创业团队、凝方绿能公司创始人林恒一每天都在香港与前海间往返,“从元朗过来只要一小时,这里就像另一个家。”

3年多来,广东自贸试验区对港澳服务业越来越开放:推动CEPA补充协议新增10条开放措施,专门适用于自贸试验区;香港会计、税务、建筑、金融等专业人士经特殊机制安排直接在区内执业。目前,区内共吸引港澳及国际人才超过7000人。

探索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枢纽

科大讯飞、中科院等四个开放性人工智能平台,腾讯、亚信、云从科技、小马智行等30多家业内顶尖企业投资项目……近年来,南沙一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青睐的投资热土。如今,这里已孕育出人工智能、海洋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一批特色科技创新产业集群。

高端产业先行,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南沙为代表,广东自贸试验区正助力全省以更高的水平参与国际合作。

国际贸易新业态正蓬勃兴起。目前,区内开通250余条国际班轮航线,全球排名前20的班轮公司均在区内开展业务。前海蛇口片区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约占全国1/3;南沙片区通过SPV融资租赁方式新引进落地83架飞机,成为华南最大的飞机租赁集聚地;南沙片区平行进口整车到港超2.4万辆,成为全国平行进口汽车第二大口岸。

前海蛇口片区“前港—中区—后城”的创新模式正走向“一带一路”。“吉布提希望与我们共建‘东非的蛇口’。”招商局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公司创造性地在吉布提复制这一模式,系统解决制约当地产业发展的短板。

这一模式重要的一环是在“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节点打造“丝路驿站”,构建集贸易往来、商品集散、金融互通、资源调度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目前,该模式还拓展至白俄罗斯、斯里兰卡等国家,实现了以港口带动产业园、物流、海工、金融等业务“雁形出海”。

同时,中交建、中铁建等重点企业也以自贸试验区为支点加快“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布局,与国家发改委共建国际产能和国际技术合作促进中心,建设高铁“走出去”产业基地。

广东自贸试验区还与迪拜机场、爱尔兰香农等自贸区和东盟中小企业经济贸易发展委员会建立合作,促成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项目列入“一带一路”峰会重大成果,举办了两届世界自贸区(横琴)论坛。总投资25亿元的中拉经贸合作园正式开园,首批15个合作项目签约入园。

按照计划,广东自贸试验区将着力建设“一带一路”国际贸易门户。继续加快建设高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打造全球港口链,推动建立统筹国内和国际市场、空港和海港资源、在岸和离岸业务、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全球供应链核心枢纽;加快建设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国际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和再保险中心;进一步优化国际化人才发展环境,全力打造国际人才发展的高地和创新创业的重要引擎。

广东自贸试验区通往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之路,正在徐徐铺开。

数读

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3年成绩单

●形成385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向全国复制推广33项、全省范围复制推广102项,发布92项制度创新案例。

●截至2018年10月,广东自贸试验区内累计新设企业25万家,新设外资企业1.4万家,实际外资178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设立企业超过290家。

●广东自贸试验区已累计入驻金融企业5.9万家,成为全国最大的创新金融和类金融企业集聚地。

●2015年至2017年,区内税收收入年均增长23.9%,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41.5%,其中2017年税收收入956亿元、实际外资60亿美元。

●备案项目数量占全部企业投资项目数量的比例超过90%。负面清单缩减至45项。

●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区内开办企业时间平均为3天,接近新加坡、香港等地水平。

●实现海关、边检、海事、商务、港务等21个业务部门数据横向联通,货物申报上线率达99%,国际航行船舶和海运舱单申报上线率达100%。

●一般货物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减少42.6%。国际航行船舶电讯检疫率达80%以上,通关速度提升50%以上。

●向片区下放223项省级管理权限及近200项市级管理权限。实行集中综合审批模式,将470项业务在审批系统中固化,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

●南沙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横琴粤澳青年创业谷累计入驻港澳青年创业团队超过390家。

●区内开通250余条国际班轮航线,全球排名前20的班轮公司均在区内开展业务。

●建立全国首个金融创新知识产权适营交易平台,交易规模突破2万亿元。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陈晓 实习生 陈加宁 易静

责任编辑:郑晓娟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