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推荐>>

【围炉话两会】农村经济新发展 合作社里“搭台唱大戏”

2019-03-07 11:15:39 来源:多彩贵州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多彩贵州网讯(全国两会报道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特别强调,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支持返乡入乡创业创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当前,贵州农村大地家庭工坊、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制集体企业等层出不穷,农村经济的生产组织方式、产销对接手段不断创新,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里,广袤乡村正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全国两会进行时,多彩贵州网特别采访多位来自贵州农村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畅谈农村经济的组织和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建言献策。一头,他们都是各自“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从渴望发展的农民群众中来,和乡亲们保持着血肉联系;另一头,他们也是各自经营主体的“老板”,感知着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合作社”的“生意经”里,是贵州农村产业融合新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谈产销

这个“中间商” 不赚差价“巧牵线”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从江县马安村祖英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韦祖英

2017年,30多台机器,2018年增加到40几台。“还是供不应求!”去年,韦祖英带着200多个绣娘赚了1000万元。

办厂的想法,早在9年前就已经萌生。那时候,韦祖英跟随几个姐妹南下广州,在一家绣花厂打工的她,一心想着“挣到钱后,也买一台绣花机器回老家办厂”。2011年初,韦祖英与爱人从广州返乡创业,投资了20万在马安村创办了自己的电脑绣花厂——从江县花甲电脑绣花厂。2014年7月,韦祖英和几位合伙人一起组织村里热爱刺绣的妇女,创建了马安刺绣合作社,带动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

合作社“派单生产”的模式简单务实:“合作社负责接订单,单子来了就分给绣娘们做。”几年下来,合作社的“供应链”覆盖了一条街。从江县马安村的这条民族风情街上,每一户人家就是一个家庭作坊。韦祖英将他们组织起来,共同生产,“多劳多得,勤快点的绣娘一个月可以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

“今年计划再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人手。”市场需求喜人,来北京参加全国两会之前,韦祖英的合作社又买下了几台刺绣的机器。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水仙马尾绣有限公司负责人 宋水仙

在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宋水仙的水仙马尾绣有限公司,生产组织的模式与韦祖英的合作社如出一辙:采取“绣娘+公司+市场”组织生产,实行“计件为主+效益+产品提成”的薪酬制度。

“我们提供原材料,负责怎么设计、怎么配色、怎么绣,然后让绣娘们领回家做……”当然,宋水仙还负责“怎么卖出去”。

这一点,宋水仙坦言“压力很大”。做什么好卖?产品达不达标……这些都是宋水仙在思考的事情。这几年,宋水仙“跑”得不少,在北京、上海、深圳、贵阳等多个地区寻找合作团队,负责产品的销售和推广,“跑”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市场。

2018年的杭州淘宝造物节上,宋水仙和马云有过一次交流机会。马云对一针一线千年技艺的马尾绣十分感兴趣,在听取了宋水仙的介绍后直言:“你们家的马尾绣文创能做成大扶贫项目!”

这次经历,让宋水仙有了“触电”的新思路,开始了电商渠道的开拓。未来,她计划加大绣娘培训,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水族马尾绣文创产品,帮助水族地区绣娘的绣品实现网络直销,进一步提高她们的经济收入。

谈融合

让传统手工艺的“魂” 借上旅游井喷发展的“势”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普安县伟鲜布依纯手工服饰加工厂负责人 韦波

韦波并不擅长织布缝衣,但他把“绣花功夫”用在了对市场需求和产品创新的研究上,他是第一个将传统刺绣手工艺“绣”上布依族服饰的人。做服饰,更做市场,韦波凭着布依族服饰刺绣的加工,传承文化更带动村民脱贫。

2013年开始,返乡创业的韦波在老家贵州黔西南普安县江西坡镇开办布依族服饰加工坊,向周边布依族村民收购纯手工刺绣,加工成高端民族服饰。

随着贵州旅游产业的井喷发展,旅游商品不断走俏。此时,韦波发现了问题:“高端”意味着“昂贵”,普通消费者并不“买账”。同时,整套服饰制作周期长,生产无法适应旅游市场销售的“节奏”。

“一件布依盛装,就是一个布依文化库。”同时,韦波也发现,“盛装上的每一个图案,都是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

韦波思考,把它们“拆开”卖!于是,他将传统布依服饰中的刺绣元素进行拆分,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重新设计,开发出了众多旅游文创“单品”。

服饰绣品从当初的10个增加到100多个,“减少了生产周期,也拓宽了销售面。”效果出乎韦波意料,产品受到游客热捧,更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美国、德国。

小小的纪念品,敲开了大市场。

“旅游热”催生了“市场火”,韦波的产业规模从最初的家庭式作坊,到传统服饰刺绣加工厂,再到地方刺绣行业的龙头企业,不断升级。

“只要有订单,就有事做;有事做,就有钱赚。”韦波介绍,他的公司目前已经带动当地20多家家庭式作坊开展生产,200多名布依族绣娘每人每月能增收2000元。

旅游井喷的东风劲吹,韦波有信心,打造“民族文化一条街”,抱团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到家乡旅游,带走独具匠心、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

谈品牌

“用”好非遗技艺 才是最好的传承与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 石丽平(左)

全国两会上,石丽平的目标可不小:“要把苗族刺绣这一非物质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让指尖上的刺绣与世界对话!”

经常奔走各国各地的石丽平,敏锐地感知着市场对于民族手工艺品的“渴求”与“苛刻”。她深知,“指尖文化”要真正变现成为“指尖经济”,就必须走品牌化的道路。

2011年5月,石丽平公司的“‘鼓舞刺绣’和‘凤舞花开’系列披肩”被外交部定为外交礼品;2013年9月,经国家民族博物馆推荐,松桃苗绣“鸽子花旋极图”被联合国作为礼品起用;2014年6月,被明确为首批“全国妇女手工编织就业创业示范基地”;2015年7月,“松桃苗绣”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公司生产的松桃苗绣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欧洲及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只有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才能为更多消费者所理解、认知、认同,才能撬开市场;只有实现了经济效益,保护和传承才能得以延续。

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之路上,石丽平始终主张要“用”:“开发苗族文化商品,就是要实用,要符合市场消费需求。”

为此,她不断在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呈现上下功夫:“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打造一支了解地域文化、本土文化的设计团队,真正理解文化的‘根’和‘魂’,进行符合时代审美的再创造、再设计。”

这些年来,石丽平身穿的一针一线都在身体力行地传播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她坚信:“通过传承与保护、创新发展与品牌打造,多彩贵州的多元民族文化会站在一个更高的地位,抢占更多市场话语权。”

“这是我们的文化自信!”她说。

谈改革

从合作社出发 布局谋篇现代化乡村治理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党总支书记 左文学

塘约村的故事,让大家津津乐道。其中的“变”,发生在“合作社”里。

最初,塘约村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了村社一体化的发展,“持股”的村民通过分红共享了集体经济的红利。

在合作社的基础上,塘约村建立了运输队、建筑公司、劳动输出公司、妇女创业联合会等组织机构,不断拓宽产业结构,解决了村民就业难题,村民收入由“股份分红+劳务收入”构成,村民既领股金又领薪金,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的钱包也鼓了。

2018年,全村产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其中村民分红400多万元,村集体300多万元、合作社300多万。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4140元,村集体经济规模362万元。

“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社,在推动乡村振兴的产业创新融合、产基创新融合、产村创新融合等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发挥着重要的平台功能、对接功能、管理功能。”

总结经验,左文学认为,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集体性质的合作社,“选准人是关键”。在塘约,各个经营主体由村民自主选定经营班子,再聘请管理团队。

左文学举了个例子,村里组建建筑公司,但没有专业管理团队。于是合作社大胆决定,同大型建筑企业合作,聘请专业团队管业务,合作社则负责“管人”。

“用经营制度管企业,用考评制度约束人。”左文学说,不断优化的完善的制度和不断改革创新的体系,真正解决了基层治理中“干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困境。

为了解决人才支撑的问题,塘约村从2015年起持续开展干部群众“轮训”,培养出了一支职业农民、经营班子、管理团队的阶梯式的人才队伍。就在左文学赴京参加全国两会前,村里派出了23名村民参加农民夜校,专门学习经营管理知识……

聆听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左文学感受最深的,是“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广袤乡村必将焕发新的生机活力”。记者:全国两会报道组

责任编辑:张帆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