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推荐>>各网热点>>

【武汉战“疫”采访录】春风又至 黔鄂连心——记贵州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

2020-03-09 10:08:51 来源:多彩贵州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吴蔚)“亲爱的朱先生,这是我第一次以书信的方式与你交流。即使找不到一张像样的信笺,我也非用这样的方式,将心里话告诉你。”

贵州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领队、贵州省人民医院医生朱建国的妻子为他写了一封家书,纸短情长。家书最后还留了一首小诗表达了其心意:“春风又至二月五,抗疫心连黔与楚。战袍纷飞义壮怀,横扫病毒有我夫。”

半个月前,贵州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的146名队员告别家人、不远千里,进入这座被疫情笼罩的城市,守护百姓安康,静候春暖花开。

武钢二院的患者们表示,贵州援鄂医疗队的到来,让他们在料峭的时节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

守护寒冬

2月27日,贵州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整体进驻武钢二院,接替天津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相关工作,共接管病床58张。

入驻医院前,他们已经过了包括防护服、口罩等防护装备穿脱等院感培训与考核。

每天八点半,医生们的交接班时间。

“交接班,通常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和交班制度在医疗十八项核心制度里面是非常重要的。”朱建国介绍,若遇上疑难病症,中医,内分泌,外科,呼吸,重症等各领域的专家们就会对于此进行讨论、形成统一的意见后,开始诊治,再根据临床观察随时调整方案。

这次战疫,还利用“云”作为“战斗力量”。

“每班派有2名医生着防护服进入隔离区工作,另外2名在清洁区的办公室进行远程会诊。”贵州省中医一附院副主任医师唐阿梅打开手机,通过视频查看舱内情况,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

“视频即可满足病房外清洁区的医生与病房内医生实时互动。”唐阿梅说,既能让医护人员降低进入病区的次数,降低感染风险,也能大大减少了医疗用品的消耗。

“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3点,每天工作8个小时。”贵州第七批援鄂医疗队的队员,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护士王琴的岗位就在病房内。她说,每位患者任何细微的变化都要仔细记录下来,并通过对讲机详细的告诉病房外指挥部的医生、护理专家们,由他们讨论制定病人的诊疗和护理方案。

每天工作结束,脱下了厚厚的防护服和口罩后,王琴脸上满是深深的压痕,双手被汗水泡得发白。和同事们回到驻地酒店通常都很晚,她脱了外套,做好消毒工作,看着窗外一排排路灯,在冷冷的夜里明亮而孤寂。

听说以前武汉的夜晚也会特别热闹,自从疫情来了,似乎一切都按下了暂停键。但是他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期待春来

3月2日下午,石女士等患者在武钢二院经过连续多日的精心治疗后,达到治愈标准,正式出院。

“在酒店隔离观察的14天,也要注意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最少半个小时。”医疗队员叮嘱。

“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石女士连连向医护人员致谢。她说,住院期间部分生活物资缺乏,医疗队还为他们送去了洗衣粉、护垫、指甲剪等生活用品及牛奶、苹果、八宝粥,砂糖柑等食品及水果。

细心的医护人员还给出院患者们准备一个“小惊喜”——香包。

这款香包是特制的,包含了藿香、佩兰、艾叶、苍术、白芷、羌活等十几种中药材。他们告诉出院石女士等出院患者,香包寓意“祛病除恶,祈福增寿”,希望他们这次“劫难”后,福气永相随。

临行前,几位出院患者要求与医护人员合影留念:“虽然看不到你们的脸,但我们还是想和你们拍张照片留作纪念,你们就是我们在贵州的亲人!”

有医疗队员记得,有患者用手机放过一首名为《武汉伢》的民谣,里面唱着:“明媚的阳光终会照亮这片土地,樱花会再次盛开,过早的人们依旧吃着热干面,街道会再次人声鼎沸,我们会摘下口罩,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见想见的人。”

“我们信心满满、斗志昂扬,我们相信胜利很快就会到来!”队员们说,他们在新闻里看到,武汉大学已经有樱花开了。想象着如此蓬勃的画面,他们内心涌动着莫名的力量。

来源:多彩贵州网
责任编辑:郑晓娟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