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推荐>>

组织参加医疗队援华抗战 白求恩、柯棣华先后牺牲于此——红色唐县 不会忘却两位国际主义战士

2021-05-17 18:47:59 来源:河青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摄影陈玉恩.JPG

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陈玉恩摄

【纪念馆名片】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位于河北省唐县县城北2公里的钟鸣山下,占地面积45950平方米,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纪念馆于1986年11月1日落成并对外开放,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该馆题名,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纪念馆的主体建筑分为“两馆一堂”,北侧中央是八角形结构的纪念堂,西侧为白求恩纪念馆,东侧为柯棣华纪念馆。

纪念馆建成以来,加拿大、印度、朝鲜、美国等国代表,以及白求恩、柯棣华的生前好友和亲属曾多次来访。

【导览人】张宁,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副馆长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毛泽东同志对白求恩的高度评价。学习白求恩,践行白求恩精神的英雄模范人物柯棣华,被晋察冀边区军民称为“第二个白求恩”。他们来华帮助抗战救死扶伤,他们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医学专家,是中国共产党吸收的高级人才。

他们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堪称模范。他们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他们是中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和敬仰的楷模。

今日,记者带大家走进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听副馆长张宁为我们讲述白求恩、柯棣华的故事。

纪念堂 摄影:陈玉恩.jpg

八角形结构的纪念堂。陈玉恩摄

【展馆速览】

300余幅图片讲述光辉战斗一生

4月的一天,记者走进了这座布满印迹的纪念馆。金碧辉煌的琉璃瓦顶,与环抱着的苍松翠柏交相辉映,云脊碧瓦的迎门牌楼上是胡耀邦题写的“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门前那刻有白求恩、柯棣华浮雕头像的花岗岩,满是岁月对两位伟人的纪念。

白求恩纪念馆。摄影陈玉恩.JPG

白求恩纪念馆。陈玉恩摄

“纪念馆的西侧是白求恩纪念馆,东侧是柯棣华纪念馆,在连接‘两馆一堂’的长廊里,还置有4组大型铜浮雕,分为‘率队东征’‘鱼水情深’‘战地救护’‘自力更生’四个主题。”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副馆长张宁向记者讲述着。

白求恩纪念馆序厅。摄影陈玉恩.jpg

白求恩纪念馆序厅。陈玉恩摄

白求恩纪念馆展厅一角 摄影:陈玉恩.jpg

白求恩纪念馆展厅一角。陈玉恩摄

1938年初,白求恩为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率加美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他用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为八路军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1939年11月,白求恩因抢救伤员,左手中指被碎骨刺破后感染中毒,抢救无效,病逝于唐县黄石口村。1940年,晋察冀边区的军民们在唐县县城西北处修建了白求恩墓。

柯棣华纪念馆。摄影陈玉恩.JPG

柯棣华纪念馆。陈玉恩摄

1937年7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柯棣华响应印度国民大会的号召,放弃报考英国皇家医学院的机会,志愿报名参加印度援华医疗队。1940年6月,柯棣华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任院长,在晋察冀留下了数不清的动人故事,被边区军民誉为“第二个白求恩”。

柯棣华纪念馆序厅 摄影:陈玉恩.JPG

柯棣华纪念馆序厅。陈玉恩摄

柯棣华纪念馆展厅一角 摄影:陈玉恩.JPG

柯棣华纪念馆展厅一角。陈玉恩摄

1942年12月,柯棣华因积劳成疾,抢救无效在唐县葛公村逝世。1985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唐县县城北2公里处的钟鸣山下,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重建。1986年,新馆落成,自此,馆内的300多幅珍贵图片、80余件白求恩和柯棣华的生前遗物,开始向世人详细讲述两位国际主义战士无私奉献、光辉战斗的一生。

蜡像复原“手术台就是阵地”场景

昏暗的灯光,古老的小庙,简陋的手术台旁是正在弯腰为伤员做手术的白求恩,在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内,一处处蜡像复原场景吸引着众多参观者驻足。

白求恩在孙家庄小庙抢救伤员(景观)摄影:陈玉恩.jpg

白求恩在孙家庄小庙抢救伤员。陈玉恩摄

这个白求恩救治伤员的场景是根据吴印咸拍摄的黑白照片《白求恩大夫》,按照实物1:1的比例重建复原的。而这幅照片,也曾作为插图,出现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中。

“真正的战斗是在中国,那里的斗争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界的命运,我要和他们一起战斗。”白求恩曾经的言语仍在那里,警醒着来往参观的人们,展馆内的一张张旧照片,为这些实景添缀了更多的故事,也记录着两位伟人在那个年代历经的艰苦和坎坷。

除300余幅历史图片外,展馆内还陈列着白求恩当年用过的手术器械、消毒锅、毛油灯,还有柯棣华当年使用过的医药箱、医疗用品,这些珍贵的文物和展品,完整地呈现出两位国际主义战士在华期间的奋斗历程,呈现了两人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期间医疗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陶冶着每位游客的精神世界。

【故事】

走进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就不得不提起两位国际主义战士的事迹,抗日战争时期,他们虽未谋面,但两人都为中国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2.白求恩为伤员做检查。.jpg

白求恩为伤员做检查。(资料图)

白求恩:“我是O型血,抽我的”

1938年1月,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一支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带着大量医疗器材奔赴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同年6月,白求恩在山西五台县松岩口军区后方医院讲授输血技术。当时,“输血”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技术,在中国只有大城市的少数几家医院才能开展。而在野战医疗条件下输血,是人们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6.白求恩在老姑村和木匠一起制作医用夹板。.JPG

白求恩在老姑村和木匠一起制作医用夹板。(资料图)

白求恩首先详细讲述了采血操作、标准血型制作、血型鉴定、配血试验、储存、运输、保管等基本知识,接着推来一名胸部外伤的患者。这时,年仅34岁的时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部长叶青山主动要求第一个献血。验过血型鉴定后,白求恩让叶青山和病人头脚相反躺在床上,拿出简易输血器。带着针头的皮管连接在他们靠紧的左右两臂静脉上,皮管中间一个三通阀门,阀门上连着注射器。白求恩把阀门通向叶部长,抽拉针栓,殷红的鲜血便流入注射器,再转动阀门,血液便流入患者体内。

1.白求恩在和家庄山岗哨所与哨兵在一起。.JPG

白求恩在和家庄山岗哨所与哨兵在一起。(资料图)

大家热烈鼓掌,这是战地输血在中国军队野战外科史上第一次取得成功。随后,第二个病人推来了,白求恩主动躺在了病人的身旁,不容置否地说:“我是O型血,抽我的。”

柯棣华:放弃求学,突破险阻赴华

柯棣华,原名德瓦卡纳特·桑塔拉姆·柯棣尼斯,与白求恩一样,也是一位为中国人民所熟悉和敬重的国际主义战士。

5.1941年,柯棣华出任白求恩医院第一任院长。.jpg

1941年,柯棣华出任白求恩医院第一任院长。(资料图)

中国遭受日本侵略期间,印度在国大党主席尼赫鲁的号召下,掀起了广泛的援华运动。在尼赫鲁的支持下,印度援华医疗队成立。第一批援华医疗队的医生名额设定了5名,计划在中国服务一年,到期后再换第二批,如此延续,直到胜利。

4.冬天,柯棣华冒着严寒在室外在为白校学员讲课。.jpg

冬天,柯棣华冒着严寒在室外为学员讲课。(资料图)

闻讯后,柯棣华立即给援华医疗队特别委员会写信,表达了自己希望参加医疗队的愿望,但却收到了“冒着生命危险、妨碍深造、失去可能获得理想工作的机会”的回信。

为增加自己参加援华医疗队的胜算,柯棣华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动员父亲帮助自己,他在信中写道:“我非常希望您能以一向对我的慈爱,允许我获得一生中这次难得的机会。”

66.柯棣华为抗日军政大学师生检查饮用水。.png

柯棣华为抗日军政大学师生检查饮用水。(资料图)

柯棣华本来有着很高的医学造诣,有着很广阔的医学前途,但是他宁愿放弃这些机会和前途,投入到帮助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队伍中。柯棣华的父亲被儿子这种国际主义精神所打动,并最终帮助他成为了援华医疗队5名医生中的1员。

【红色传承】

白求恩医疗方队参加抗战胜利大阅兵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纪念大会上,举行了庄严而盛大的阅兵仪式,在50个方(梯)队中有一支后装保障部队———白求恩医疗方队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白求恩医疗方队是由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264名女学员抽组而成。她们首次以乘坐新型高机动急救车、中型运输车的形式亮相,展现了卫勤力量伴随保障、快速反应的实战要求和能力。高机动急救车,主要用于急救和运输伤员,具有通过障碍性能强、轮胎可自身充气、可零胎压续行等性能。女兵站乘的运输车名为“胜虎”,是中国军队最新型的第三代全时全驱越野车,越野性、机动性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白求恩医疗方队是唯一以外国人名字命名的方队,以此体现以白求恩为代表的援华国际友人及广大医务工作者为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

日本团体倡议“正视历史”警示后人

成立于1985年的日本铭心会,是一个追查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的民间团体,长年从事相关史实的调查研究。会长松冈环近30年来追访、追查数百名战争亲历者和受害者的经历,将他们的证言出版成书、制作成影片,把历史的真相呈现给世人。

该团体成立之时,日本国内先后发生了修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歪曲历史的事件。为了展示真实的历史,这个团体致力于搜集有关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的资料,以教育后代,牢记教训,不使历史的悲剧重演。 

2001年,有铭心会日本友好人士专门来到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参观并赠送旗帜,旗帜上写有“传达历史事实”“希望全亚洲年轻一代可以共同正确认识历史”“不直视历史就不会有真正的自豪”等庄严倡议。

白柯馆鸟瞰图.jpg

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鸟瞰图。陈玉恩摄

【历史意义】

作为示范基地,向全社会传播爱国主义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柯棣华两人在华医治伤员,教授医术。几年时间里,他们用尽心力,挽救了无数抗战之士。而最终,他们也长眠在了唐县这片曾经艰苦奋斗且深爱的土地上。

“岁月流逝,80余年过去。然而,白求恩的名字无论是在广袤的神州大地,还是在辽阔的枫叶之国,都一直为亿万人民呼唤、传颂。正是他,在中国和加拿大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在两国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张宁告诉记者,这段写于白求恩纪念馆的结束语常常引得游客在此驻足,当人们看到这些文字时,心中尽是感慨。

张宁告诉记者,白求恩、柯棣华的精神始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如今,作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不仅已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课堂,而且也成为向全社会传播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基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缅怀祭奠、学习参观。

【必看文物】

白求恩用过的子弹钳和镊子

IMG_9263_副本.jpg

李森林是白求恩的器械护士和得力助手。白求恩逝世后,李森林将白求恩生前使用过的一把镊子留作纪念。后来,作为传家宝交给其子李进禄。

1999年,白求恩纪念馆举办“纪念白求恩逝世60周年活动大会”,纪念馆盛情邀请李进禄同志参会,李进禄当场将镊子无偿捐赠给纪念馆收藏。2001年11月2日,经河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近现代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为二级文物。

“诺曼·白求恩”的墓碑

IMG_9234_副本.jpg

这块墓碑在白求恩墓落成的时候就立于墓前,1941年,日军进山“扫荡”之后,该碑下落不明 。

不料失踪60年后,在定州被发现。2001年3月,由定州方面捐献给白求恩纪念馆保存。

白求恩使用过的行军床

IMG_9232_副本.jpg

1938年,白求恩来到晋察冀军区,当时他常年奔走在唐河两岸,随时为抗日军民服务。一年后,白求恩病重,从前线转到后方医院的途中,坚持住在黄石口村不走,想为中国革命做最后的贡献。

当时在黄石口村邸俊星家,医护人员用担架把白求恩抬进屋,把行军床顺着放在炕上,让白求恩睡在行军床上,几位同志轮流照顾白求恩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柯棣华为伤病员送饭的碗筷

IMG_9305_副本.jpg

柯棣华曾说:“一个医生,只要活着,就不能忘记伤病员。”柯棣华作为一名医生,除了救死扶伤的工作以外,更是十分细心地照顾伤员。每当柯棣华遇到病情较重的伤员时,都会主动给伤病员送饭甚至喂饭。图为柯棣华为伤病员送饭的碗筷。

【记者手记】

铭记历史,敬仰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今天我感觉非常不好———也许我会和你永别了……”

“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十分快乐,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些贡献。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

“我不能再写下去了,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其余千百万亲爱的同志。”  

读白求恩的最后一封信至此,我们感受到的,是他对于中国满满的热忱和喜爱;我们看到的,是他至死都在对亿万中国人民的惦记;我们感动的,是他那份沉甸甸的国际主义精神。

白求恩和柯棣华,作为国际主义战士,为了心中的信念和理想,和无数中国将士们一起,奋斗在抗战一线。他们以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以同为共产党员的身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斗争。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前辈烈士们用血肉之躯铸起的太平盛世之中,曾经的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已变为一张张老旧的照片和略显斑驳的物品,成为那一个个口耳相传的故事,引发着人们对无数抗战英雄的追思和怀念……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赵野 见习记者赵晨旭 杨璠

供图/陈玉恩 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来源:河青新闻网
责任编辑:史艳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